|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特产 > 塘头斗笠

塘头斗笠

关键词:贵州特产,贵阳特产,食品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贵阳之窗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gy.ccoo.cn
  • 感谢 gyhy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80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塘头斗笠,
印江伞,
思南姑娘
大脚板。
——乌江民谚
    我不知道“思南姑娘大脚板”是赞扬还是贬损“,塘头斗笠”却绝对是赞扬,赞扬它的美,赞扬它的秀,赞扬它的精湛赞扬它的历史。
    我知道塘头是座古城,不知道塘头斗笠始于何时源自何方,不过可以肯定:塘头斗笠至少在明朝时就已具备了地方特色的要素,开始走向中原,产生影响并得到皇帝的赞赏。资料记载。那是明洪武十四年,思南宣慰使田大雅将塘头斗笠朝贡给皇帝的。幸好皇帝见了爱不释手,也不能排除是一种政治手腕。否则,我想我们贵州不知义要落下什么笑话。当时皇帝惊叹:“篾细如丝,美哉!美哉!”并撕下青纱一块,赐给田大雅置入斗笠顶上,说:“民能戴,官亦能戴。”
    田大雅朝贡给皇帝的斗笠是棕丝斗笠,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见所叫的这种棕丝织入斗笠上的棕丝斗笠,而是篾丝细如棕丝的斗笠,否则皇帝不但不会赞扬“篾细如丝,美哉!美哉!”赏赐青纱,恐怕还会说我黔中无货,刁民心歪。
    篾丝细如棕丝的棕丝斗笠,图抹上桐油,金黄灿烂,再细绵的雨粒砸在斗笠上,也巴爬不住,如珠子一般滑滚下去。
    斗笠的材料是竹中上品。
    在我们乌江边,竹多,但以慈竹,地爬竹,苦竹居多,再就是长不够粗大,高的荆竹,水竹,斑竹,没有赤水河谷那种碗粗郁葱的蛮竹。这些竹都不是斗笠的材料,编织斗笠的竹叫传竹。传竹手腕粗细,竹节长,一般一尺左右,竹高成林,斑鸠喜在枝上做窝,岁寒三友中的竹我以为指的就是这种竹。这种竹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塘头多,而且源远流长。倘若是晴天,你站在塘头刚修复的文昌阁俯瞰塘头,尤如一条蓝色玉带的龙底江将群山环抱时也将竹们滋润得郁郁葱葱。
    依山临江隐竹而居的农家女人多是编织斗笠的能手。她们生活在竹器编织的世界里,也几乎是自小就无师自通。她们在编织斗笠时也在编织希望编织未来。编织好了,场天拿到本镇街上,或思南或印江去卖。当然也有不卖的斗笠,而且编花织草的很美,那是姑娘们编的定情物,端阳天时,她们就带去街上,田间,地角寻找爱情:
 
妙龄春闺巧篾匠,
伐竹划篾隐裒肠。
千丝细蔑织幢憬,
编个斗笠送情郎。
夜莺似的歌声还未飘散,画眉似的山歌又飘来
大雨来了我不愁,
蓑衣斗笠在后头。
蓑衣采自棕树上,
斗笠还在竹林头。
 
    真美,其时雨雾艨胧,世宇朦胧,街道田间地角一色的黄斗笠,好似随风翻动的葵花,又像雨中屈壮成长的蘑菇。
    斗笠,饱含着女人们的巧手精心,饱含着女人们对生活的最高礼赞。
    斗笠,也叫篾帽,分为黄篾编织与青篾编织两种,有遮雨的(大而厚),遮太阳的(大而薄),和戴着玩耍的(小而厚并编花织草)的三种。戴斗笠做事方便,灵巧,不像伞要手拿,绊这绊那……
    从前编织斗笠的人也叫篾匠,排在三匠(石匠木匠)之前。石木二匠粗活,体力活,篾匠是细活,手艺活,极受人敬重。
    开始编织斗笠时,在我们乌江边,叫开刀,要点香化纸敬竹神,然后将竹砍来,剔去竹枝,用篾刀将竹破了,花成筷似的篾条,慢慢剥离青黄篾,再分别将青黄篾花成米粒大小的绑篾,有的时候,还要将米粒大小的竹蔑细心地分离成竹丝,方才开始编织斗笠。花竹的篾刀像柴刀,却又没有柴刀宽厚。化竹的功夫在竹节巴上,因为竹节巴脆,易断。这时,花篾的姑娘们两眼盯着竹节,左手食指与大指握捏着竹篾,并将竹篾分离开,右手操刀,退一退刀,再用力将刀抛滑向节巴。
    新手一般难与将一根竹的篾从头到颠一花到底。花篾的细心甚至于胜过缝补衣裳,稍不注意,不是竹节巴断就是篾丝割手或篾刀花在手上,所以编织斗笠的人的手,总是黄七竖八地满布细粹的伤口。
  事实上,斗笠不仅是遮雨避阳,它还有一种装饰美,艺术美,也是一种文化、农闲的时候,女人们便坐在自家院坝里编织斗笠,清风和熙,滩啸隐隐的,成形的斗笠重叠一堆,未成形的斗笠在手中晃着,篾条龙飞风舞。女人们编织斗笠,也是在编织生活编织未来,给走进乌江走进塘头的人编织一道绚丽的风景……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