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贵阳名胜古迹来仙阁

贵阳名胜古迹来仙阁

关键词:贵州艺术,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贵阳之窗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gy.ccoo.cn
  • 感谢 gyhy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25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贵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建筑来仙阁,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麦穗村河中矶石上。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乌当民众在现东风镇麦穗村河中矶石上建寺,寺四面环水,月影水色,名“水月庵”。明万历年间(1573 – 1620),筑亭于矶石上称“水月招堤”(又名“水月小亭”),在亭侧南明河上建仙临桥。明万历十八年(1590),在龙洞河口建成九眼桥(汇川桥),此后约二百年,寺、亭塌而桥存。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仙临桥被洪水冲毁,嘉庆十五年(1810年)乌当民众在招堤原址上建一阁,因阁凌空高耸,四面环水,云霭缥缈,松翠鹤鸣,似有仙人降临,故名“来仙阁”。清人唐肇健有《来仙阁诗》:“兹庵绕野趣,四面俯涟漪。客少苔藓嫩,僧慵佛火迟。茶厨依水结,莲座凿山支。静极晨昏侯,梵声云外吹。”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阁毁于火,乌当民众又集资重建。后,1988年维修了来仙阁2002年重建仙临桥,桥上“仙临桥”三字为戴明贤书。
来仙阁三层六角,高约24米,进深约6米,占地70平方米,为六面六决三重檐攒尖顶阁楼。山门两侧,原立于山门前的碑文、楹联,文革时期均被砸断推入河中,现仅存少许碑座。阁楼外墙左右两侧有蓝色碎瓷的凸文“天高地迥,岳峙渊渟”八个字。阁门两边是著名书法家王萼华先生重书清代贵阳太吏刘韫良所撰对联:“一水曲拖云烟,每波心桂艇撑来,竹外桃花桃外柳;群峰高插天宇,稻谷口茅庵结处,洞边塔影塔边桥”。各层翼角桥耸,十八只翼角顶端饰有龙头鱼尾祥物,下坠铜铃木鱼,微风清佛,叮咚作响,悦耳动听,阁楼地无窗,中上两层均为六面五开窗,中层有围栏围廓,供游人凭栏远眺:门棂均为雕花草纹,形态各异,形工艺精湛。来仙阁山门两侧原有近二百年前清时楹联:“笛韵抑扬睛后蚓,琴声断续晚来蝉”,修复来仙阁时因已残缺,故请贵州籍书法家谢孝思先生重书,此对联已选入《贵州省志·名胜志》和《贵名胜楹联选》。文物古迹都伴有神话传说,关于来仙阁的阁与桥,民间有传说:来仙阁修竣,为便于游人玩赏,修了一桥,名“来仙
桥”,桥竣,欲请一名德高望重的人来“踩桥”,众人正议论纷纷,难于定夺,此时,一白发老人,飘然而至,信步上桥,伫观良久,便呤:神仙能来到,自然过得了,只要来仙阁,不要来仙桥。河中突然掀起波涛,将来仙桥冲走,老人也冉冉升天而去。
在《贵阳文史》2005年度第3期有《来仙阁修复手记》一文(作者不详),对修复前的来仙阁以及修复记要都有着非常详细的记录,现全文转载如下:
修复前的来仙阁简介
来仙阁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麦穰寨,距贵阳市城区16公里。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原为南明河与龙洞河交汇处的大塘河中矶石上的一座小亭,名“水月招堤”(又名“水月小亭”),后倾圯。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乡人在招堤原址上建一阁,取名“来仙阁”,后毁于火。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在原址上重建“来仙阁”。1985年11月2日,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复前的乌当来仙阁,为三层三重檐六角攒尖顶砖木结构阁楼,底层条石砌六角形台基高0.9米,每边宽5.13米,檐柱包于片砖砌的空斗砖墙中,墙厚0.4米。底层层高7.2米,正面大门退进0.72米为一吞口,有条石踏步4级,宽1.54米,自前院登入阁内,大门西南朝向,开双扇寿字团花木大门一樘,宽2.4米,高3.0米,额枋上悬“来仙阁”三字木匾,为光绪三十四年重建时所立,砖墙左、右侧分别有“岳峙渊亭”、“天高地迥”四字横匾,是用兰色碎瓷镶嵌。后部退进两米,有一神壁,嵌入两金柱之间,神壁前有神桌及神龛,原供有观音菩萨,神龛深0.78米,宽2.55米,神桌宽0.50米,宽3.19米,高1.2米。神龛后的右后侧,靠外砖墙有楼梯上二楼,先上石级二步,再接木板梯两跑共32步,直达二层楼面。无天棚,地面用正方形石板铺装。后墙有单扇木板门,外接单跑石踏步三级,可通后院,宽0.63米,无护栏。
二层层高3.85米,六面有回廊环绕,每边宽2.75米,廊宽0.9米,外有套方锦花格木栏杆围护。外檐柱与额枋间装牡丹花纹透空雕木挂落,挑出外檐的老角梁,下有透空雕牡丹花撑拱,仔角挑上挂有风铃,下垂悬鱼,清风徐来,叮铛作响,确是别有情趣。内檐柱间均装花棂木隔扇共四扇,除背面外,余五面均可与回廊相通。
来仙阁二层原祀文昌,后改祀阿弥陀佛,修复前阁楼为佛教活动之用,每年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的观音会及4月8日的大佛会,佛教信众云集,浏览观光的人群络绎不绝。
二层至三层有一跑木梯登临,上17步,木梯坡度较大,是限于建筑空间,无法展开布置楼梯,古代匠师不得已,只能如此设计,这是我国古代塔楼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层原祀“奎宿”(见清嘉庆年间布政使陈予《建来仙阁暨汇川桥碑记》),“奎”俗称“魁”,是过去称天上主宰人间文运的神,又称“魁星”。这一层六面,每边2.23米,层高4.21米,无回廊环绕,六面均开团寿字平
花棂双扇木窗。
上为六角攒尖顶,高4.65米(含宝葫芦),包括台基,来仙阁总高20.85米,屋面原盖青灰筒瓦,白灰戗脊,十八个翼角均有白灰鳌鱼灰塑鳌尖,因年久失修,瓦和脊多已风化。
来仙阁庭院外缘有一圈挡墙,为浆砌方整石。修复前山门外石踏步内侧挡墙多处胀裂外凸,阁左石板铺砌的庭院明显下沉,阁基也出现不均匀沉降,使阁体向东面倾斜,阁中轴线顶部偏离底部9.5厘米,阁内楼板亦多处糟朽,限制上人游览,这座从始建至今已四百余年的古阁,失去了昔日古朴典雅、婀娜多姿的风采。
阁的外围,有石级环绕挡墙,自西而北达山门。山门为垂花门式,外接片砖砌八字门墙,与来仙阁朝向一致。维修前瓦面多已塌落,椽檩及穿斗木屋架亦多朽坏。
入山门为一连廊,绕阁楼东北直达后院禅房。禅房原来住着看管阁楼香火的比丘尼(俗称“尼姑”),故“来仙阁”过去实为一尼庵。禅房双楹(二开间)为较低矮的两层楼房,小青瓦屋面,双扇木板大门,小方格花棂木窗,灰土地坪,邻禅房有简陋木板小厨房一间,极破旧,再前为尼众搭建的小木棚,存放煤炭,有佛事时,可在此烧茶水。
山门外有一平台,原有清嘉庆十五年贵州布政使陈予《建来仙阁暨汇仙桥碑记》一块,“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推入河中,现石基尚存。另有一石幢,上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据说当年此处时有人跳河自尽,乡人立此幢“护佑”,以警示自杀者,“文化大革命”时亦毁。其下岩隙中原有丹桂二株,秋来香气四溢,惜现已枯死。
山门原有楹联“笛音抑扬晴后蚓;琴音断续晚来蝉”,修复时已残缺,后请贵州藉名书法家谢孝思重书。
“来仙阁”靠赵家庄一侧,原有大塘河的一支流,后为沙砾淤积为沙滩,由赵家庄可经此直达山门外的石踏步。“来仙阁”原四面环水,“杰阁凌虚”的景色,不复存在了。抗日战争时期,地质学家李四光到乌当考察地质,曾多次到“来仙阁”游览,对此处风物,极为赞赏。
修复记要
1988年贵阳市人民政府拨款25万元抢修“来仙阁”。首先进行勘察,摸清“来仙阁”沉陷倾斜的原因,经在阁基沉陷最严重处挖一探坑,深2米,阁基底暴露,发现阁楼未直接建于白垩纪沉积岩的石矶之上。考其原因,在山洪暴发季节,洪水最高水位超过矶石顶部,为免洪水威胁,古代匠师在矶石上先砌一石挡墙,高出洪水位,在挡墙内填入纯净黄粘土,分层夯实,再建阁楼。经用取土环刀在探坑底取土观察,土质切面细密无杂质,密度可与天然老黄土相比,经贵州工学院地质系鉴定,填土层地基承载力在每平方米200千牛顿以上,完全满足阁基对地耐力的要求,故“来仙阁”是建在人工填土层之上。在那无土力学研究的时代,匠师们的这一举措,实是极智慧的。
阁基沉降原因,是各层屋面毁坏,在沉降较大处屋顶坍塌,雨水下泄,院落地面无排水系统,雨水灌入此处基础与地面接缝处,渗入地基填土中,黄粘土含水率增高,承载力显著下降,造成此处阁基沉降而使阁楼倾斜。
弄清病因,确定修复方案,先将各层瓦面拆除卸荷,对倾斜的阁楼打牮拨正,为了保护底层维护中斗砖墙,特别是墙上碎瓷镶嵌“天高地回”、“岳峙渊亭”的横匾不受牮正时损坏,只将沉降较大一角的抱拄砖墙部分拆除,用链条葫芦缓慢牵引围捆在阁外围的钢丝绳,沉降的柱脚慢慢升起,用经纬仪观察阁的纵轴线,调整偏移后,将柱脚用片石垫牢,牮正时各层楼、屋面均有工人临察,以保主体结构穿枋不得脱榫。
阁楼牮正后,将拆除的围护砖墙镶砌还原,完整地保护了两侧的碎瓷镶匾。
原挡墙裂缝被受水后的内部填土膨胀压力推移外凸,为了保护阁基不致因拆修挡墙下陷,引起阁楼危险,确定在原挡墙外,新做一圈方整石新挡墙,包住原挡墙,并在新旧挡墙间填土夯实。外包的新挡墙,阁楼前方最宽处外移2.5米,西南面亦外移近2米,新挡墙均建在矶石坚硬的白垩纪沉积岩上,只将墙基岩凿平,做200号砼放脚,再做M10浆砌方整石,这样既不扰动原阁地基,又拓宽了阁外院落近30平方米,一举两得。只有阁背面及临河一侧,原挡墙仍完好,且墙已位于矶石外沿,无遗地可以外拓,故保留了原挡墙未往外移。
为保原填土地基不再渗入地表水,院落石板地坪全部翻新,并用水泥砂浆作垫层,石灰砂浆勾缝密实。沿新挡墙东、西侧新做片石暗沟各一条,排除院内雨水,直接泄入大塘河。
除阁正面重做照壁,山门及联廊按原状木结构重建外,后部禅房新建。其余挡墙外沿均新作石栏杆围护,并新添石桌凳六张,供游人憩息及观赏山光水色。
修复后的“来仙阁”,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确是郊外游览休闲的好去处。
“来仙阁”无论造型、构造、选址位置、修建时期,均与贵阳甲秀楼十分相似,两景堪称贵阳市的一对“秭妹阁”。只是“来仙阁”的体量较甲秀楼小而纤细,更显得窈窕一些,应该算甲秀楼的“小妹”。
2002年,市政府又投资重建人行“仙临桥”,桥建成后,游人可自麦穰寨方向直达来仙阁,观光游览更方便了。
-----------分---隔---线-----------
附:《建来仙阁暨汇仙桥碑记》
建来仙阁暨汇仙桥碑记(清嘉庆十五年贵州布政使陈予)
昔东野诗云:“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水,半落黔中鸣,”窃尝疑之。泊予以官来黔,见山环水绕,始信公言不妄。间于公暇诣贵山,与掌院翟悦山先生纵谈黔中名胜,因及会城东北麦穰一隅,有石矶在水中央,里人于最上建阁一事,即请予序。予询及颠末,悦山曰:“吾黔称山水窟,而麦穰之山,钟英于云峰石矶。自凤凰哨蜿蜒曲折至仙临桥畔,涌突波间,形家所谓罗星锁水也。前明万历间,李氏曾构水月小亭,距今亭废已久,故址犹存。上有桥,桥名九眼。其下两水:一为南明河,源出广顺东北山间,流经郡城,至牛渡河,委曲而下;—为龙洞河,在城南十里,源头活泼,汩汩有声,折而东,又折而至东北,绕龙井、头堡、乌九数村而下,至麦禳寨前,与南明河交流,乃利济要津。桥不知建于何时,自万历十八年重修,至今数百余年,往来称周道焉。嘉庆丁卯舂,白昼万里无云,至夜悬雨,势如破竹,河水骤涨奔腾,不可提防。戊辰夏,雨如前,桥倾圮者九分之三。里人鸠工缭石,不数月而蒇事,因思石矶,风水攸赖,当小亭颓废之余,咸思建复。爰除桥工资费外,复协力醵全,鼎建一阁。时首事胡庭弼、申锡祚、袁一鸣等,建芙蓉石桥三硐,修补石桥六硐,易其名曰汇川。阁上祀奎宿,中祀文昌,左配鲤跃龙门,后建得月小轩,石径数十步,檐铃十余口,书其额曰“来仙”,盖取仙临桥有异人足迹意。溯自巳冬至庚午岁杪,桥成,阁亦寻成。”予闻而曰:“昔人云,成事有机,其此之谓乎?水不涨则桥不修,桥不修则亭终废。古之琼楼玉宇湮没于荒烟蔓草中者,曷可胜道今乃由桥溯亭,由亭建阁,则信乎机之为也,且机之所以成巨矣。予闻兹地甲黔中,其山纠纷群叠,其水曲绕潆洄,其寨瓦屋鱼鳞,炊烟互接。每于筑场纳稼,跏板铮铮,有吹幽击壤之风。又其间夕阳暮霭,牧笛渔歌,冷冷匝耳;修竹垂杨,莎汀凫渚,环绕于田畴村落间。盛矣,乃兹虹桥翼水,杰阁凌虚,较昔年景物之佳尤为最,则夫异日之衣冠文物百信于今,不仍于机决之哉。”予雅嗜登临,思德一览,会奉调粤西,遂以中止。然而高山流水之情,尚勃勃不能自己,因书此以为序。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