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贵阳市乌当惜字塔

贵阳市乌当惜字塔

关键词:贵州艺术,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贵阳之窗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gy.ccoo.cn
  • 感谢 gyhy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95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惜字塔——古人敬纸惜字的文化体现。

惜字塔又名“惜字亭”、“惜字炉”、“字纸亭”、“圣迹亭”、“敬圣亭”……是昔日文人墨客烧毁文字纸张的地方。在这个小小的建筑上,折射出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崇尚文化的历史。自古以来圣人百姓都遵从“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的教诲。十年寒窗,金榜题名,锦绣文章,书生报国,青史留名是文人士子追求的最高境界。特别是明清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举盛行,对知识的顶礼膜拜达到了极致。人们到处建文庙、修文昌阁,对知识、对文人尊敬的同时,对传播知识的文字、作为载体的纸张特别珍爱。有的明文规定: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得派以裱糊、包裹,更不能践踏,果真成为废品,必须送到惜字炉(塔)焚化,看到字纸丢弃在地,必定捡起来用火烧掉。这一习俗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明清白话小说《二刻拍案》第一篇“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中开头就讲了一段爱惜字纸的

故事:宋时,王沂公之父爱惜字纸,见地上有遗弃的,就拾起焚烧,便是落在粪秽中的,他毕竟设法取将起来,用水洗净,或投之长流水中,或候烘晒干了,用火焚过。如此行之多年,不知收拾净了万万千千的字纸。一日,妻有娠将产,忽梦孔圣人来分付道:“汝家爱惜字纸,阴功甚大。我已奏过上帝,遣弟子曾参来生汝家,使汝家富贵非常。”梦后果生一儿,因感梦中之语,就取名为王曾。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宋朝一代中三元的,止得三人:是宋庠、冯京与这王曾,可不是最希罕的科名了!谁知内中这一个,不过是惜字纸积来的福,岂非人人做得的事如今世上人见了享受科名的,那个不称羡道是难得?及至爱惜字纸这样容易事,却错过了不做,不知为何。
由此看出古人敬纸惜字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在文革后这种惜字的习俗就消失了,只留下一些塔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堡子路与渔洞峡路交汇处一片田地里就有一座惜字塔。最早在明万历年间(1573年至1620年)就曾在这里建有一座惜字塔,但在清道光中叶(1821年至1850年)倒塌民国三十年(1941年)时当地村民又在原址上重建了惜字塔,既是为了培育风水、也是为了在塔前焚化写有文字的纸张。这座砖石砌成的惜字塔为五层六角形小塔,在第三层的四面刻有“过化存神”四个大字,第三层另外两面所刻的“重修字库铭”记述了民国三十年重建惜字塔的原因与经过。由于这座塔是为了在塔前焚烧写有文字的废纸而建,所以该塔仅有10米高,占地面积也很小,更没有攀爬的楼梯和进出的大门。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