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边邑古韵──锦屏隆里

边邑古韵──锦屏隆里

关键词:贵州艺术,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贵阳之窗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gy.ccoo.cn
  • 感谢 gyhy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08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在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锦屏县南部的茫茫林海中,有一座明代军事城堡──隆里所城。象这样保存完好的明代千户所地方军事城堡在全国已非常罕见。它是明代以来中央政权强化对边远地区统治和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渗透的产物。
 隆里地处山间盆地中部,地势平坦,龙溪河水绕所城西部蜿蜒向北流去,清可见底,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林业资源。隆里原名龙里,因当地龙溪河蜿蜒曲折如一条游龙而得名。
 所城形成于明代初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面积48174平方米,有760余户,人口3280人,历史悠久、古民居建造精良,街道布局巧妙,现完整地保存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群。1999年被省政府确立为全省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村镇,同年又被列为中国与挪威王国文化合作交流项目——贵州四个生态博物馆之一。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龙溪河下游亮江出土的一批秦汉时期青铜剑即是物证。唐设龙标县,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设龙里蛮夷长官司。明洪武十一年湖广上里司坪(今黎平)吴勉领导侗、苗农民起义,众达20万,攻克黎平、锦屏及湖南通道一带。明太祖朱元璋派第六子楚王朱桢率30万大军征剿义军,十八年(公元1385年)剿平,隆里因地处要冲,盆坝广阔,所在地势山环水绕,物产丰富,被选为屯军之地,设置龙里守御千户所,隶属湖广都司五开卫(今黎平),是为所城之始,派吴
德为千户,井孚为镇抚。为了使军士“有亲属相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明代实行一人在军,全家同往,亲属随军一起来到隆里,其户口列入军籍称为军户。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锦屏上婆洞(今启蒙)林宽领导苗族起义,攻陷龙里所,杀死吴德和井孚,军民逃散,所城荒废。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朝庭从五开卫派13名官员和360名兵士重新驻扎隆里,按官职分给田地,亦兵亦农,下辖安杜屯等11屯,子孙世袭其职,世代为兵,全家固定在屯戍之土地上。当地把13员官户按姓氏和官衔编成三字经民谣,即“陶姚王、鲍尹张、七百户、加所王,三千户、江李杨,镇抚胡,都司庄,指挥一、是东王”,流传至今(七个百户,三个千户,一个镇抚,一个都司官员,一个卫指挥使;都司官员和卫指挥使不驻所,但在所有田地)。其军事职能主要负责监控周边的土司,形成“军政分开,土流并治”。天顺元年(公元1465年)重修城墙,用毛石框边,中间用泥土夯实,设东、西、南、北四道城门,其上建戍楼,清代改为鼓楼,祀神,城墙上有跑马道,设有垛口,城墙外挖掘护城河(池沼),作防御屏障。据当地史料记载,明清两代古城曾遭受七次战火,城墙历经多次的维修和加固,历史上在抵御外敌入侵和盗匪骚扰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清顺治15年(公元1685年)清廷废除卫所制度,变“军户”为“民户”,平西王吴三桂派员到隆里收缴千户所官印,裁龙里守御千户所,“龙里守御千所户”更名为“隆里所”,取”隆盛更新“之意,其军事职能有所削弱,逐渐演变为一个汉民族聚居的传统村落,但由于地处少数民族腹地的边缘,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军备一直未予废驰,直至清末民初仍驻有少量军队,一直为黔东南重要边防城镇。
 清中后期是隆里的鼎盛时期,隆里人口剧增,文化昌盛,有“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之称。人民安居乐业,地方殷实富足,大量的住宅祠堂开始兴建,清咸丰年间,张秀眉领导的苗民起义,席卷黔东南的大部分地区,隆里所被攻陷,古城遭受严重破坏。1949年后,以及因为历史原因,古城庙宇、牌坊、宗祠及大量的木雕遭受破坏。
 明清两代,隆里尊儒重教,文化气息十分浓厚,黎平府第一个考中举人的即是明隆庆年间的隆里人王大臣,以后又有3人考中进士,18人考中举人,贡生、禀生、监生多达110余人,有“科甲蝉联、缙绅鱼贯、恩优岁拔、叠出其间”之称,入仕为官实授官职的有50余人。
 所城以军事防御理论指导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其防御体系设计精密,修筑有城墙,四周挖掘护城河(池沼),街巷交叉均不成“十”字型,因“十”与“失”谐音,为军事城池所忌讳,“丁”则可寄寓人丁兴旺,城池永固,同时丁字路口可造成街巷错综复杂,利于巷战。北门大街有意不与东西主街相通,只有一条极为隐蔽曲折的巷道相通,北门设有暗道通往城外,一但发生战事,用于战时转移人员;居民户后院均设有后门,户户连通,便于战时通风报信,城门设有内外两道城门,即在门洞前筑有一堵围墙,出门洞后需转90°弯再出一道门才到达城外,形似“瓮城”结构,俗称“勒马回头”,明通暗塞,暗通明阻,虚实结合,暗设机巧,种种设置均为加强古城堡的军事防备功能。
 城内以千户所街门旧址为中心,往东、西、南开三条主街,为城镇的主要骨架,三条大街又分出六条巷道,街巷又把整个城区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九个居住区域,此即当地俗称的“三街六巷九院子”。城区共有大街小巷20余条,每条街道和九个居住区域都各自命有名字,街道均用鹅卵石漫铺成龟背形花街路面,镶嵌出各种图案,以蜈蚣、古钱币居多,并设有环城路,沿城墙通绕全城。所城里铺的花街路面,经过数百年人们的踩磨,已经相当光滑,这样的街道旱不灰、雨不泥,如果是阵雨过后进入古城,街道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令人心神清怡。城内街巷均用鹅卵石和青石板铺地,各街巷保留着13口石砌水井,古老而富有灵气,道路两边砌有排水沟,是隆里所城的独特之处。
 所城的主要传统街巷有东西大街(来脉街 - 节愍街)、南大街、官街等。东西大街长240米,连接东西二城门,为所城中轴线,民居、宗祠排列两侧,大街连绵悠长。南大街(蜈蚣街)连接南城门,路面宽广,整个地面铺设成一条巨大蜈蚣形状,来由是清初吴三桂派员到隆里所废除隆里守御千户所,变军户为民户,从此隆里人失去了高贵的身份,当地人非常痛恨吴三桂,因“蜈”与“吴”同音,在整修街道时把街面砌成蜈蚣图案,意思是用脚踩踏吴三桂,使其永世不得翻身。张所街也叫官街,来由是隆里最大的官张应诏居住于此,张官至鸿胪寺少卿,其为官十任且十分清廉,张告老归乡后,捐金重修龙标书院,大力培养人才,深得地方人的尊敬和厚爱,故将其曾经居住的街巷起名为官街,以示纪念和追怀;花街、古井、古宅完好无损,街面整洁,是所城铺设最为精致和最具特色的街巷。官街过东西大街转弯往北是长寿街,相传历来此街常出寿星,六月间,官街的人晒官袍、官帽(顶子),长寿街的人则晒胡须,以求心里平衡。
 隆里当地的居民大多来自江南,以安徽、江西居多,其建筑形式,艺术手法均具有明显的徽派特点。民居的基本单元一般为开间10米(三开间),进深8米左右的二层木构建筑,每进一天井,作采光通风用。建筑结构采用穿斗式人字形坡顶,盖小青瓦,外围砖墙或泥石墙,天井青石铺地,地上放着青石打制的防火缸,雕凿精美,龙蟠螭护;房屋底部用当地青条石做基础,顶部做成迭落形,端部做成马头状,俗称“马头墙”,装饰精美,富有生气,屋檐出水向外挑出30公分,采用“双重脊檐”形式,青色的披檐镶嵌在灰白色砖墙上,显得清新活泼。宅基均高出街面约1米,门前为三步青石台阶,两侧设护座石,大门均开八字门,门框上下槛及左右立柱用料石做成,门框上方是匾额,彰显着主人的郡望或家风。民居、祠堂一律用优质杉木建造,不用一钉一卯,结构缜密,工艺精良,颇具装修,窗格木雕精细,榫头等木制构件雕各式图案,以象鼻榫头(寄寓封侯拜相)最为普遍,室内家
具装饰典雅,设有神龛、桌椅、撑凳等。现存古建筑以陶家大院、科甲第、武举第和两座王氏宗祠(所王和西王)最为完整和最具典型。
 陶家院:位于所城东北角,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清代木商陶明哲的住宅,为三间搭两厢型建筑,四周围高封火墙、天井铺青石板,窗扇通为雕刻精美的花窗,室内家具陈设完全,工艺精良,装饰典雅,屋前建有门楼(已毁),是隆里最有代表和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
 科甲第:位于南门大街,建于清乾隆年间,是进士江有本的住宅,为三间二进式建筑,屋后配有花园,四周围高封火墙、天井铺青石板,天井地面放有青石防火缸,龙蟠螭护,玲珑凿就,翘角凌空,白墙玄瓦,古色古香,墙上彩画或花鸟虫鱼、或山水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武举第:位于南门大街,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武举陈敏的住宅,三间二进二天井,堂屋窗格为各式花窗;门前放有一对石锁,是武举人年轻时练功所用,錾刻有“连中三元,连升三级”字样,防火缸镌刻有古代兵器戟等,作为行武人家的象征;大门门板用坚硬木材青岗做成,十分牢固,门后地面安有青石凿成的顶门槽,屋角备有顶门杠,供夜晚顶门使用。
 王氏宗祠(西王):位于王家巷,为封火墙围护厅堂式,内天井,两侧砌观音兜凸弧状山墙,颇具江南文化特色,木构为穿斗式建筑,梁架硕大,祠堂前为青石台阶,建筑外观精美。该祠堂为黎平府开科举人王大臣本家祠堂。
 王氏宗祠(所王):位于王家巷,建成于清光绪年间,为封火墙围护厅堂式,三间二进,内天井,木构为抬梁和穿斗混合式,梁架高大华丽,墙门为牌楼式,顶部砌整齐排列的五棵大白菜,寄寓清清白白做人,装饰精美,墙面塑有各种动物的泥塑,有长、短对联3副,记述了王家迁移的历史和对子孙后代的训导,整个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
 隆里所城周围现在的文物古迹很多,给人留下遥远的遐想及考古依据,如古城墙、古建筑群、书院、寺庙、古井、古街、古桥、古墓、古碑等,其中以龙标书院、状元桥、平水石桥、书坊桥最为著名。
 龙标书院:相传创自唐朝诗人王昌龄,隆里在唐朝设置龙标县,著名诗人王昌龄贬谪于此,遂创立学校传教授学,以变风俗。现在建筑为清朝雍正年间里人张应诏以鸿胪寺少卿离职回乡后重修。该书院旧时为黎平府的八大书院之首,曾培养了大批人才。
 状元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是为纪念唐朝诗人王昌龄贬谪隆里而建,因王昌龄曾中博学鸿词科第一,隆里人尊称他为状元,故修桥以状元名之,以示纪念。现存石拱桥为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重建,全用长方形料石砌成,面铺石板,桥建在距古城500米的龙溪河水口处,左为状元祠,右为真武山,山上建有寺庙,山下立有10余通状元桥碑记,为历代文人墨客和黎平府太守作的碑记,该景旧时为黎平府的八景之一,著名的游览胜地,是隆里独特优美的水口人文景观。
 平水石桥:位于古城西侧龙溪河上,为明代天顺元年(公元1465年)修建,长50余米,19个桥墩,40块青石板铺成,极为精致,甚是罕见。桥南建有纪念王昌龄诗人的凉亭一座,名“怀伯亭”,现凉亭尚存。
 书坊桥:建于古城南侧的护城河上,为清代进士江有本为本家学馆作舟馆过河所建,由两个桥墩和长条青石构成,玲珑凿就、古色古香。
 现古城居民,多为明代时屯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来自安徽、江西等地,垦屯戍边的同时也把江南先进技术带到这里。他们种植棉麻、纺纱织布,修水碾、水车、水碓,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隆里人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安居乐业,始终过着比较富足丰饶的生活,保留和传承着古朴的传统文化,创造了极具内涵的历史文化,旧时隆里有“文笔流云、禹门残雪、凌云飞瀑、五骢春晓、龙溪夜月、龙潭虹影、金星夕照、螺岫松涛”八景,反映了鼎盛时期隆里一片田原牧歌,歌舞升平的景象
 隆里现流传下来的文化,以汉文化为主,特别以江南文化最为厚重,儒、佛、道家文化都根植于这块土地上,同时揉杂当地苗、侗文化的内容,数百年来,与当地苗、侗民族文化相互撞击、融合,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化社区。以民间为载体的玩花脸龙、迎故事、唱戏等,均颇具特色,隆里岁时节日内容丰富,饮食制作精致。
 正月初一至十五玩龙灯是隆里人民每年的庆春传统节目,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要赶来观看。开锣玩龙的时间由东西南北各门事先约定,锣鼓一响,各路舞龙同时出动,会聚城中广场,锣钹鼓号齐鸣,群龙竞技,热闹非凡。其龙灯制作精巧,鲜艳美观,风格独特。玩耍的技巧也多达十余种,如串花龙、金龙抱柱、滚地龙、二龙抢宝、双龙戏珠、黄龙吐丝、青龙翻身、天龙穿雾、黄龙出海、大盘龙、小盘龙等。场面恢弘状观,势若翻江倒海,活灵活现,令人目不暇接。正月元宵是舞龙活动的高潮,为隆里的“狂欢节”,是古城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这天除表演舞龙技艺外,玩花脸龙是当地特有的风俗,其花脸龙表演活动由傩戏演变而来,舞者均画脸谱,相传取材于宋朝建国初期“蓝季子会大哥赵匡胤”的民间故事,为全国独一无二。
 隆里生态博物馆是一首山水依恋的歌谣,旖旎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文化古迹相映成趣,这里不仅有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独特的人文环境,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越的自然环境。隆里古城像一颗闪烁的明珠,镶嵌在风光秀丽的龙溪腹地。四周群山是一片洋洋洒洒5300余公顷的林海。这里有山皆绿,有水皆清。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